收藏本页 | 设为首页

关于征求对《江西省地层表》的意见的函

2010/9/13 15:55:39 人评论 次浏览 分类:通知

 

各系统中心组:

     现将由江西省地质资源环境志总编杨明桂组织的《区域地质志》项目组编制的《江西省地层表》发给你们,请各系统中心组组织有关人员阅看,并提出意见。各中心组将意见汇总后尽快反馈给省地质学会,项目组再根据大家的意见对《江西省地层表》做相应的修改。汇总意见请发至江西省地质学会E-mailjxsdzxh2005@163.com

联系地址:南昌市站前路176

    编:330002 

电话/传真:0791-6117391

联系人:龙梅   李华珍 

 

                              

 

江西省地质学会

                                          00年九月十日

 

:

《江西省地质资源环境志》江西省地层表(征求意见稿)及几点说明

《江西省地质资源环境志》总编室

(二00年九月二日)

江西省地层表的编制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由《江西省地质资源环境志·区域地质志》副主编刘亚光同志研编,江西省地质资源环境志总编杨明桂组织《区域地质志》项目组进行了多次讨论,并曾就其中一些问题,分别征询了有关学者、专家的意见,作了四次重要修改,现供作修《志》使用,并提请广大地质同行提出修改意见,使之更加完善、实用。以下就该表的一些问题作一些简要说明。

1、表的地质年代系采用《中国区域地质志》统一《技术要求》的年表,是以全国地层委员会通过的2001年年表为主,补充了新近国际年表新的变动制定的。与此前的年表相比有较大变化:(1)由原震旦系(纪)下统(世)新建南华系(纪);早(下)、晚(上)元古代(界)改称古、新元古代(界);老第三纪(系)、新第三纪(系)分别更名为古近纪(系)、新近纪(系);寒武纪(系)、志留纪(系)三分改四分,石炭纪(系)三分改二分、二叠纪(系)二分该三分、全新世二分改三分等。

2、原中元古界地层对比与时代划分:江西北部原中元古界双桥山群经近20余年调研。几度变化,此次将其岩石地层划分为“2群、一组、2片”。

双桥山群出露于铜鼓—景德镇以北,基本成岩有序,由下而上分4组:横涌组、计林组、安乐林组、修水组,以分别含“黑、红、砂、砾”层为标志,可填性好,并可与湘东北、皖南相关地层对比。

万年群,在万年—进贤地区也基本成层有序,自下而上为枫树岭组、牛头岭组(原皮库组归其上段)、程源组,以分别含“黑、砂砾、火”层为标志,与双桥山群由北向南为渐变过渡关系,主要是计林组“红层”逐渐消失、海底火山物质增多。即“红消火旺”而显得不同。在九岭与万年之间的宜丰、乐平、德兴地区,为构造岩片堆叠地层,曾用名宜丰岩组与溪口岩群:板桥岩组、木坑岩组、郑家坞岩组,经过它们的标志层对比,位态再建,分别以“黑、砂砾、火”为标志层,可归于万年群的相应岩组。至于原建的漳前组(或鄣公山组),已查明为万年群中的一套片理化构造岩层,不是独立的岩石地层单位。

德兴—弋阳一带的“张村岩群”其上部的榔树底组为一套浅变质的含多层不稳定砾岩层的泥砂质浊流沉积,基本成层有序,且与上覆的拔竹坑组下部祝家砾岩段为过渡关系,  当形成于晋宁运动之后,现归于南华系下统登山群下部。张村岩群下部原韩源岩组,系构造侵位于万年群及登山群下部的构造蛇绿混杂岩片,现称张村岩片。仅见于广丰翁家岭萍乡—绍兴缝合线断裂带中的田里岩组,现改称田里岩片。

铁砂街岩组也是一个构造残留岩片,考虑到与浙江平水岩组可以对比,仍称“岩组”。丰城白土混杂岩块,岩性与其相似,暂归该组。

以上原划属中元古界的地层时代有了变化,近期双桥山群、万年群以及邻省溪口群、冷家溪群等所获SHRIMP锆石U-Pb年龄值主要介于825-850Ma,尤其集中于827Ma左右,而铁砂街岩组所获SHRIMP锆石U-Pb年龄值,与原测得的锆石U-Pb年龄1119.1±6Ma相近,张村岩群中的斜长花岗岩SHRIMP锆石U-Pb年龄为968Ma,考虑到双桥山群、万年群成层巨厚,所获年龄值显得过于集中,与晋宁期花岗岩,以及南华系下部地层年龄相差很小,加上双桥山群横涌组与其上地层的微古植物化石相比,个体较小,上下组合特征有一定不同。综合考虑现暂将上述地层时代暂置于中新元古代,留待进一步研究于详细划分。

3、南华纪以来岩石地层单位的调整:20多年来江西岩石地层的研究划分取得了重要进展、但也存在建组偏多,不能更好普及应用的问题,为此,现在保证地层划分精度的前提下,对组级地层作了适当的清理调整。

1)时代不能细分、厚度不稳定的底部砂砾岩,改组为段,如原翁家岭组、祝家组、古家组、龙潭坑组等,现改为段。

2)区域上延展局限的组,改组为段。如古近系奉新砾岩、鱼仙塘砾岩,三叠系殷坑组、栆木组、二叠系鸡公岭组、南港组。下寒武统观音堂组,南华系浒岭组,中新元古界皮库组等。

上三叠统安源群仍从习改为组,紫家冲组、三家冲组、三丘田组相应改组为段。

早白垩世武夷群打鼓顶组火山岩以由流纹质—英安质—闪长质反序演化为特征,各地发育程度不一,在东乡火山岩盆地根据岩性的多旋回特点曾划分为3-5个组,由于在区域上延展局限,现改组为段,统称打鼓顶组。

庐山第四纪更新世冰碛地层,按冰期泥砾与间冰期红土分为8个组级单位,由于分布局限,厚度不大,现归并为大排岭、鄱阳、大姑、芦林等4个组,合称为匡庐群。

3)“同性异名”的组,不受地层区局限,择其一用之,既删繁就简,又客观地反映了地层的延展性。如南华系用莲沱组停休宁组,赣西南下奥陶统用茅坪组停爵山沟组,上泥盆统下石炭统分为观山组、擂鼓台组、停西湖组、珠藏坞组,上石炭统——下二叠统用老虎洞组、黄龙组、停大浦组、马平组、船山组,赣东北下石炭统用梓山组,停叶家塘组。赣东北中上二叠统煤系地层拟将雾林山组及童家段、彭家段归于乐平组,饶家段、湖塘段归于车头组。

4)新建岩石地层单位

近期发现赣北彭山一带南华纪海相上、下冰碛层与间冰碛层发育齐全,上下均为延续过渡,但厚度仅3-4m,拟引用信江坳陷相同地层名称;下冰碛榔口组,间冰碛层猛虎山组、上冰碛南沱组、创三清山群,以利填图利用。

庐山地区南华系的筲箕洼组、汉阳峰组合建庐山垅群。

赣西南上奥陶统古亭组上部与奥陶纪末五峰期笔石层之上为一套含层间砾岩的浅变质碎屑岩层;在崇义阳岭西坡也有一套含巨厚砾岩楔的浅变质碎屑岩层曾称“阳岭砾岩”,含早志留世微古化石,其下未见底。现以崇义古亭剖面为层型地新建下志留统黄竹洞组。

赣江三角洲ZK01钻孔中发现江西第四纪最老的年龄值为1.93-2.28Ma,新建立早更新世早中期恒湖组。赣县组ESR同位素年龄值0.823-1.01Ma,为早更新世晚期。

5)构造岩片:前已述及,张村岩群韩源岩组为蛇绿构造混杂岩片,故改称张村岩片,韩源岩组停用;田里岩组改为岩片。

丰城乌石村十二公包、进贤金山岭一带的乌石构造岩片、上高禾曼   田地区的禾曼   田构造岩片为钦杭古板块结合带中的构造混杂岩片,根据岩性特征大致与南华纪上施组、莲沱组同期的过渡型沉积。

赣东南出露于会昌环形构造核部的原桃溪源组,已遭受麻粒岩相变质,于津海等通过用锆石U-Pb-Hf同位素等研究,沉积物主要来源于736Ma即南华纪,、;原寻乌岩组为一套含石英岩、碳酸盐岩的夹层的岩相混合岩化岩石,其中含形状极不规则的花岗质片麻岩,并有鹤仔超基性岩侵入,根据于津海等测定的SHRIMP锆石U-Pb谐和年龄值658Ma,时代为震旦系。它们暂作华南加里东造山带根部构造侵位的岩片处理。

4、南华纪以来地层时代的变动。根据近期地质年表的改变和一些新的地质资料,南华纪以来的地层时代有新变动的有:

1)江西北部的落可岽组、庐山垅群、马涧桥组、登山群、广丰群、赣中南的潭头群(神山组、库里组),根据近期江西及邻省同期地层所获的SHRIMP锆石U-Pb年龄值介于817-740Ma,集中于810-780Ma,并考虑到这些地层在华南普遍以角度不整合覆于老地层之上,形成于晋宁运动,(约825±Ma)之后,任纪舜主编的亚洲地质图将这套地层归于南华纪(系)的方案是可以考虑采纳的。从华南的实际情况看,采取南华纪三分,将这套地层置于早世,莲沱组与华南冰期地层为中世,宁分别与国际上的拉伸纪、成冰纪相当,似更加可行,但鉴于我国2001年地层表南华纪二分,现将这套地层置于南华纪早世早期,下限均为810±5Ma

2)寒武系由三分改四分,王音埔组、荷塘组、外管坑组时代为早中寒武世。

3)根据志留纪地层对比,包括江西在内华南大范围内仅有早、中志留纪地层,缺失志留纪上、顶世地层。

4)赣中南区泥盆纪地层穿时明显,出现灵岩寺组、云山组、中棚组同岩性同名不同时现象。

5)根据二叠系二分改三分,阳新世为中世(统)、乐平世为晚世(上统)、船山世为早世(下统)、黄龙组灰岩上部属二叠纪早世,下部为晚石炭世。

6)龙南菖蒲组根据1:25万连平幅区调资料可以与粤东嵩灵组可比,嵩灵组获有早侏罗世的化石资料,故时代归于早中侏罗世,伏于漳平组(J2)之下。

7)赣南鸡笼嶂组,赣东北武夷群陆相火山岩近期所获SHRIMP锆石U-Pb同位素年龄值介于141-125Ma,多数在135Ma左右,古生物界对其中建德生物群时代也趋向于早白垩世,据国土资源报报道,中国区域地质志也拟采用KJ国际标准以145.5Ma为界,故将这套火山岩地层时代划归早白垩世早期,火把山群、版石组时代归早白垩世晚期。

8)吉水含泥炭的黄桥组,岩层呈半固结状,与成岩较好的新近系头陂组差别较大,其时代曾归于更新世,更——上新世,上新世。此次将其归于早更新世早期。

9)第四纪全新世现由二分改三分,江西未能按三分划开,暂将垇里组、联圩组时代置于Qh1-2,鄱阳组、赣江组为Qh3

敬请各位地质同行将意见告知:

《江西省地质资源环境志》项目办:毛素斌

《江西省区域地质志》项目组:黄志忠

 

 附: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的资讯...
江西省地质学会 Copyright (c) 2017-2027 http://www.jxsdzx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制作与维护:江西省图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赣ICP备075015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