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 设为首页

江西省地质学会赴宁夏调研报告

2011/11/7 16:48:30 人评论 次浏览 分类:学会动态

2011926930,由省地质学会副理事长、省核工业地质局巡视员戴民主为组长,省地质学会秘书长、省国土资源厅地质勘查处副处长黄越,副秘书长、省有色地质勘查局地质矿产处副处长谢春华,理事、省煤田地质局地质调查院院长王承瑞,省核工业地质局科技处副处长张靖等为成员的调研组赴宁夏开展了加快构建地质勘查新机制及学会工作经验交流等调研工作。通过座谈、走访和交谈等形式对宁夏近年来地质勘查新机制、找矿新成果以及地质学会开展活动经验进行了调研。

宁夏国土资源厅及地质学会对本次调研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宁夏国土资源厅地勘处处长、地质学会副秘书长张天鹏,秘书长、国土资源厅地勘处调研员韩伟,宁夏地矿局总工程师程建华、副总张鹏川、煤田地勘院院长顾建宁、煤田地质局副总工冯希文、核工业勘察院院长许开明等和有关处室负责人到会,为我们详细介绍了本省矿产资源情况、地质勘查新机制情况、近年来地质勘查工作进展和地勘单位现状及发展远景。

通过本次考察调研活动,调研组对宁夏近年来地勘工作所取得的突出成效及在构建地质勘查新机制所取得的经验感触很深,下面是调研情况及几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1构建地质勘查新机制情况

宁夏总结形成了“固原模式”。其主要内容和特点可归结为 “五新、五化”,即:探索新思路,实现勘查开发整装化;探索新体制,实现组织架构社会化;探索新机制,实现资金投入多元化;探索新模式,实现经济发展区域化;探索新途径,实现工作效能最大化。

1.1探索新思路,实现勘查开发整装化。目前宁夏实施的整装勘查具有以下几个特征:一是政府主导,多方联动,整体推动;二是集中投入,多元投资;三是多矿种整体勘查,不同勘查阶段同时推进;四是快速评价,在较短时间内实现找矿突破。“固原模式”属于采取集中会战的形式,在有望取得找矿重大突破的区域,集中资金、人力、物力、科研、企业等多种力量,组织多兵种的联合协同作战,在较短时间内找出了一批具有重大影响的地勘成果。大规模、多矿种勘查在过去需要较长周期的勘查,而现在打破常规用两年时间实现找矿突破,在宁夏历史上前所未有。尤其是把矿产开发和区域经济发展规划也纳入其中,这种模式也是在全国首次提出。

1.2 探索新体制,实现组织架构社会化。在固原这样的贫困地区开展地质工作,需要综合考虑地质调查、勘查、土地利用等各方面的因素,各部门、地方、企业要统一行动,提前整合资源,打破常规格局。固原盐化工基地整装勘查对固原的经济发展意义非同寻常,不仅签署了“六方协议”(宁夏国土资源厅、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中国地调局西安地调中心、固原市人民政府、宁夏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国电英力特公司等六家单位,签订了《共同推进宁南(固原)盐化工基地矿产资源整装勘查开发协议》),强调了超前思维、科学规划,而且将各部门的资源整合衔接在一个时限内同步进行、相互促进、形成合力。自治区国土资源厅负责组织编制固原盐化工基地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规划、方案实施、整装勘查、资金筹集、资源配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报批。自治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负责指导固原市和国电英力特公司进行盐化工基地产业发展规划和建设规划的编制、进区企业的引进与筛选等工作。中国地调局西安地调中心负责组织审查盐化工基地整装勘查开发实施方案,组织研讨找矿勘查存在的重大疑难问题和技术攻关,协调组织整装勘查工作项目的成果验收。固原市负责组织编制盐化工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基地建设规划、示范园区用地调整,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宁夏地矿局具体实施盐化工基地整装勘查工作,按时提交成果报告。国电英力特公司负责相关资源后期勘查和盐化工产业项目入园建设。这种把一个区域多目标的任务在一段时间内衔接,架构为相互紧密联系的“共同体”,使其产生乘数效应。这种整体配合、分工协作需要一个总的协调部门,以一种全局意识来理顺各方面的关系,集中各方面的力量,是我们地质找矿管理创新的一个尝试和积极探索。

1.3探索新机制,实现资金投入多元化。实现地质找矿重大突破和做大做强固原盐化工产业基地,资金是重要的制约因素。我区地质勘查投入力度不断加大,投入结构趋于多元化。中央地勘基金、自治区地勘基金、大调查项目资金、地勘费投入、国家专项调入、中央财政补贴项目投入、社会资金等资金多管齐下进行地质勘查,与2008年地质勘查主要是社会资金投入相比,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自2009年“513协议”项目(2009513,国土资源部与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签署了《合作构建国土资源科学发展新机制、共同促进宁夏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协议书》)启动以来,全区共计投入资金18.09亿元,合计开展了143个地质项目(包括续作)。通过落实“513协议”及总体部署方案,中央与地方相互协调促进、有机衔接,优势互补,共同推进宁夏地质工作,初步实现了宁夏地质工作统一部署、统一实施的宏观战略。

固原盐化工基地矿产资源整装勘查需要近1亿资金。为此,国土资源厅积极争取中央和自治区地质勘查基金,为开展岩盐资源和其它配套资源的预查、普查工作提供资金保障。在勘查后期,积极引导固原盐化工基地入驻企业参与商业性、风险性勘查。吸引国电英力特公司投入资金180亿元,开发建设固原盐化工循环经济示范区。这种投资的多元化,是一种机制的创新。

1.4 探索新模式,实现经济发展区域化。固原盐化工基地的建设不只是固原原州区的事情,不仅涉及固原彭阳、西吉、隆德等县,更重要的是纳入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战略部署之中,必须从一开始就要摒弃以往粗放的发展模式,打破行政区划界限,走科学发展、统筹发展、协调发展的区域经济发展之路。我们通过吸引国电英力特公司入园投资建设制盐、乙炔、水泥、煤炭、热电机组等项目,形成以烧碱、纯碱为主导产品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形成固原地区特有的工业体系,推动该地区尽快脱贫致富奔小康。通过固原硝口岩盐勘查、原州区煤炭勘查、彭阳石灰岩及冶镁白云岩勘查等,为固原盐化工基地开发建设提供了资源保障,奠定了工业发展的基础。数十亿吨岩盐矿的发现,对发达地区来说算不了什么,但是对固原来说,意义十分重大。找到了矿,就找到了发展工业的原料,也就找到了固原地区经济发展、脱贫致富、改善民生的希望之路。

1.5 探索新途径,实现工作效能最大化。落实“5.13协议”,加快地质找矿步伐,不仅要有好的思路、好的机制、好的队伍,还要有一套科学的、切实可行的途径和方法,要有高速协调运转的效能水平。我们着眼解决问题、推进工作,在系统内牢固树立大联合、大协调、大沟通的理念,实行厅局联合、厅地联合,建立了联席会议、沟通协调等机制,进一步整合系统资源和力量,发挥系统整体功能,切实提高了办事效率和办事水平。国土资源厅通过跨行业、跨部门的协调和沟通,协调解决了固原盐化工项目规划选址、资源预配置、产业规划、用地调整、征地拆迁、压覆矿产评估和地质灾害评估等急难险重的问题,确保勘查和项目前期建设的顺利进行。地矿局调集了地质、物探、钻探、水文、测试等方面的精干队伍,配备了精良的勘查设备,顶严寒、冒风雪,充分发扬地矿人“三光荣”精神,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了盐岩矿重大找矿突破。同时,我们加大协调推进的力度和节奏,超常规运行、超常规工作,能赶则赶、能超则超,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  近年来全区地质勘查工作进展

2009513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与国土资源部在银川签署了《合作构建国土资源科学发展新机制、共同促进宁夏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协议书》(以下简称“513协议”)以来,其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调局、西安地调中心的大力支持和关心下,宁夏国土资源厅、地矿局等部门以贯彻落实“513协议”为主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国家重点关注的、影响自治区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的项目作为突破口,按照政府主导、统一部署、整装勘查、集中会战、风险共担、成果共享的要求,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全面贯彻、重点突破,实现了预期的各项目标。截至目前,全区共投入资金18.09亿元,部署开展了143个地质项目。其中:基础地质项目12个、0.38亿元,矿产勘查项目80个、15.22亿元,水工环勘查及矿山环境治理项目25个、2.09亿元,矿政管理与地质科研项目26个、0.40亿元。新增了一批煤炭、金矿、电石灰岩、岩盐等宁夏紧缺矿种的资源储量。总体来看“513协议”实施以来全区地质勘查工作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效。

2.1能源矿产勘查取得重大成果。在固原市彭阳县草庙、灵武市甜水河、银川红墩子—石嘴山市陶乐、盐池县四股泉四处勘查空白区获得重大找矿突破。截至目前,共实施14个预查和普查找矿项目,其中有8个发现了新的煤炭资源,新增煤炭资源量60亿吨;实施28个详查和勘探项目,已完成14个,提高煤炭资源储量类别78.48亿吨,为国家级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的灵武、鸳鸯湖、马家滩、积家井、横城、萌城、韦州、红墩子等矿区加快建设提供了资源保障。这是”513协议”总体部署方案中落实最好、成效最显著的勘查项目。

2.2 金属矿产勘查实现新的突破。卫宁北山金场外围钻孔中除发现金、银、铜矿体外,新发现了铁、铅、锌、钴矿体等8个矿种,尤其是国家急需战略矿产钴的发现,增加了卫宁北山地区的矿产种类,扩大了找矿领域,对今后在该地区实现找矿突破至关重要。贺兰山北段牛头沟金矿普查工作,在已有分析测试结果的13个钻孔中,有8个孔中见到了工业矿体,已圈定出了具有一定规模的金矿体,初步估算金资源量达到5吨以上。

2.3 固原岩盐矿整装勘查进展迅速。创建了统筹规划、整装勘查的地质找矿新机制—“固原模式”。部署开展了固原盐化工基地矿产资源整装勘查大会战,仅用6个月时间,就完成了固原硝口30km2岩盐详查工作,查明岩盐资源量25.36亿吨。硝口外围500km2区域预查工作同步开展,取得重大进展。今年8月,化工灰岩预查、冶镁白云岩普查、煤炭详查、水资源勘查工作也正式开始,年底将完成后续范围岩盐预查、炭山矿区勘探、化工灰岩和冶镁白云岩资源普查、盐化工基地水资源调查工作,进入大规模开发阶段。

2.4 地下水勘查取得明显成效。加快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地下水勘查步伐,完成了4200km2范围的1:10万水文地质调查、1900km21:5万水文地质调查,完成钻探工作量2000。在陶乐地区、灵武大泉、盐池北部等地区新发现四处良好储水构造,有望找到水量较大、水质较好的地下水资源,预计可提供4个备用或应急水源地。组织实施了“宁夏中南部严重缺水地区地下水勘查与供水安全示范项目,完成探采结合井8眼,总出水量达7000立方米,符合人畜饮水标准,解决了6万人畜的饮水困难问题。采用高科技改良苦咸水取得成功,完成了同心县王团镇苦咸水和高氟水淡化示范项目,每天处理淡水240方,解决了当地6000人的饮水问题。同时,在海原县官桥镇麻春堡、红寺堡罗山西麓断陷带、香山东麓团部郎和原州区河川乡等地区找到了水质较好、水量较大的储水构造,为下一步地下水勘查奠定了基础。

2.5 矿山环境治理和地质灾害防治全面推进。先后共组织实施6个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投资1.17亿元,治理规模1411公顷,目前完成总工程量的75%以上。惠农采煤沉陷区治理工程和固原市地质灾害危险点村民搬迁避让工程,被列为宁夏10项民生计划和30件为民办理的实事,国土资源厅积极筹措项目资金,强化目标责任,加大实施力度,累计完成了10.4平方公里的治理任务,安置居民1.2万户约3万多人,形成了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多方参与、共同治理的格局。实施了地质灾害隐患点搬迁避让工程,积极争取到国家地质灾害防治项目资金257万元,目前已完成了112户、521人的搬迁避险工作。今年国家安排的369万元治理工程正在实施中,还将解决300余户、1300余人的搬迁问题。我们认真借鉴云南、甘肃舟曲等地地质灾害防治经验教训,进一步加大了地质灾害预警、宣传、防治、搬迁、避让的力度,与自治区气象局联合召开了地质灾害防治气象预警预报联席会议,发布三级和四级地质灾害气象预报15次,有效预防了地质灾害的发生,切实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3 启示和建议

1.加强领导,重视地质找矿工作。切实加强对全省地质找矿工作的领导,深化对地质找矿“先行性”的认识。地质找矿工作部署应有前瞻性,改革完善地质找矿工作政策、制定相关措施,对地质找矿主力军的地勘单位的改革发展予以高度重视,更好地促进全省地质找矿事业不断取得新突破、新成果,为我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资源保障。

2.解放思想,转变找矿观念和思路。一是要转变找矿思路;二是要加强学习,提高对成矿理论和成矿规律认识,掌握从地表找矿到深部找矿的理论、技术和方法;三是研究和制定适应深部找矿的方法,探索出一条适应深部找矿需要的有效方法组合;四是提高探矿的效率,降低成本;五是走出去,考察、调研其他省份在找矿方面的重大成果、经验与教训、新思路和新技术方法,请进来知名专家指导,加强省内主要成矿区带综合研究工作。

3.精心部署,制定可行的地质找矿规划。建议重点加强南岭、武夷山及长江中下游及一些重要成矿带的找矿工作;应重视我省钨、铜、金、稀有金属、银、稀土及放射性矿产大中型矿山的外围深部找矿工作(危机矿山接替资源勘查);建议重点寻找能形成大型、超大型矿床成因类型:石英脉型黑钨矿、细脉浸染型白钨矿、火山-喷流(沉积)型及斑岩型铜矿、韧性剪切带型金矿、风化壳离子吸附型稀土矿、花岗岩型稀有金属矿等矿床类型。

4.结合省内实际需求,推进重点地质找矿项目的实施。建议优选和确定出我省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重大找矿项目,从宏观到微观,有一个明确的找矿方向,具体方法是:在每一个重点勘查区优选1-5个具有大中型远景规模的重大项目,在此基础上,进行反复论证和筛选,最终确定一批重点项目,为申请国家专项、安排省财政专项做好充分的准备。一旦项目确定,一是要按照勘查设计或方案,持续投入,全面完成勘查任务,要得出一个结论性的评价和认识;二是要坚持整体评价,严禁大矿小勘、分段勘查或划一小片先开发,争取出突破性的成果;三是要有意识地加大这些重大项目的勘查投入力度,缩短勘查周期,尽快出成果。

5.争取项目,为重点地质找矿项目落实资金。类似宁夏,江西也属经济落后、财力薄弱省份,扩内需、促发展的资金十分有限。为此,我们应坚持以项目支持、政府投入、市场运作相结合,积极争取国土资源部的支持,争取项目和资金,全面推动省内的重点找矿项目实施。由此建议: 一是积极争取中央支持。主要争取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调局和中央地勘基金管理中心的支持。二是加大地方投入力度。主要有省地勘基金和财政专项两项。三是吸引社会投入,通过招商引资,积极鼓励省内、国内等大型矿业企业来省内投资矿产勘查及矿业开发工作。

6. 创新机制,调动各方力量全面推进地质找矿工作。加强中央与省级地勘基金的协调联动,充分发挥现有地勘单位地质找矿主力军作用,实施省内重点成矿区、矿田整装勘查,实现地质找矿重大突破。确立以市场机制调整勘查成果收益分配的制度为核心的“整装勘查”思路,加强部省地勘基金的协调,充分发挥调动地勘单位地质找矿主力军作用,尽快部署我省重要矿化集中区、重要矿田的“整装勘查”。如德兴—东乡铜金多金属矿、崇犹余钨矿化集中区、于都黄沙-盘古山钨锡多金属矿化集中区、九江—瑞昌铜金多金属矿矿化集中区及武宁—修水钨矿化集中区等。

7. 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地质找矿能力及社会服务水平。从政策、经济、环境等方面激励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选拨一批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到重要工作岗位上。有计划地选送技术人员到国外、省外学习、考察、培训,参与、主持重大矿产资源勘查、开发项目,造就一批专业基础扎实、能够领导地勘队伍和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技术带头人。建议每年列专项资金加强地质找矿相关专业人才的引进、培养,同时建议给地勘单位引进地质找矿相关专业人才给予相关政策支持。

8.规范运作,做好项目监督管理工作。建议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要督促地质队加强项目的三级质量管理,提高工作质量和水平,提高找矿效率,用行政和经济手段进行干预;二要对于重大项目要单独管理,严格项目设计审查、野外检查、成果验收的程序和要求,提高工作质量和水平,力求突破;三要把技术力量的保证程度作为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对于技术力量不足的项目,要责令限期纠正,以保证项目的质量和水平;四是对于勘查周期偏长,没有及时提交成果和评审的许多矿区,要督促地质队及时按勘查阶段提交相应的勘查地质报告,便于调整勘查方案,加快勘查进程;五要避免人为拖延勘查周期,影响勘查成果的及时取得;六要建立奖惩制度和质量事故的追究制度,把质量优劣纳入勘查资质评定、项目的取得与承担、单位资信度等的评判内容,对于玩忽职守造成质量低劣、甚至弄虚作假、伪造资料的责任人,要追究责任,严肃处理;七要在总结原来地勘项目监理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探索、建立地勘项目的监理新机制;八要维护和解决地质勘查工作的外部环境,使他们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

 

江西省地质学会赴宁夏考察组

执笔:谢春华  黄越

O一一年十月十日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的资讯...
江西省地质学会 Copyright (c) 2017-2027 http://www.jxsdzx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制作与维护:江西省图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赣ICP备075015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