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 设为首页

加强创新型地质人才培养

2009/11/17 10:05:44 人评论 次浏览 分类:会议与活动

 

 

 

在新形势下,地质找矿事业面临诸多挑战和问题,地质找矿工作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要促进地质找矿事业的发展,实现地质找矿新突破,加强创新型地质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

创新型人才是实现地质找矿新突破的关键

创新型地质人才最根本的品质是具有自觉的创新意识、缜密的创新思维和坚强的创新能力;对所从事的地质事业有不断探索创新的兴趣和欲望,勤于思考,善于发现并提出问题;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勇于突破思维定式的束缚,善于提出新观点、新理论和运用新方法、新思路解决问题。

众所周知,地质工作是一项实践性、探索性很强的工作,需要在地质找矿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大胆的探索和创新,包括对地质找矿理论本身的创新和发展,才可能在地质工作程度较高地区实现地质找矿新的突破。笔者了解到相关的两个例子:某一发现特大型矿床地区,根据老的成矿理论,一些老学术权威判定在一定深度以下不可能再有大型矿体。以前在这个地区同样布置过钻探工作,只是打到这个深度没有见矿就没有再往下打,而恰恰就在这同一个地点,地质工作者们突破了旧的禁锢,新的钻孔只是再往下多打了几十米就见到了矿。另有一个地勘单位在所在地区进行了几十年的地质工作,根据老的成矿理论,在该地区某一地质背景条件下,不可能出现某一稀缺矿床类型,也是在地质科技人员大胆创新和探索下,发现了这种类型的大型矿体,实现了该地区发现大型金属矿的历史性突破。通过这两个案例,充分说明了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创新型人才发挥了至关重要的决定性作用。

高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笔者认为,加快创新型地质人才的培养,需从大学期间的培养与工作期间的培养两方面入手。在大学期间,高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加强高校创新型地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高校在教育过程中要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贯穿于课堂教学、野外实践、项目研究、学术活动等各个教学环节之中,要强化知识结构及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使每个知识模块构成一个适当的学习、训练系统,建立一套适应学生能力培养、鼓励探索创新的实验考核方法和实验教学模式,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加强学校与科研生产单位联系。

地质科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开展地球科学研究离不开野外工作。在高校教学中,除了室内的实验、实习教学外,野外实践在地质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应加强学校与科研生产单位联系,发展项目教学,把以课堂传授间接知识为主的教育环境,与直接获取实际能力、经验为主的生产实践现场环境有机结合。这样既能够使学生全面系统掌握地质学知识,又能增强动手能力以及野外工作能力。

在工作中培养创新型人才

工作期间是地质工作者将自己的所获得的理论知识,充分应用于实践,又通过实践上升为理论的过程,这是一个飞跃过程,更是培养创新型地质人才的重要时期。

——以项目为导向带动创新型地质人才的培养。

地勘单位要加强与地质院校、研究所以及地方企业的联系与合作,按照“分工合作、优势互补”原则,共同承担项目,在项目中学习新理论、新技术,掌握新方法,操作新仪器,推进创新型地质人才的培养。通过重大项目、重大成果来带动人才成长,进一步培养创新型地质人才。同时,还应加强地质勘查技术与手段的现代化,创新型地质科技人才,只有掌握并具有先进的技术与装备,才可能在地质找矿难度愈来愈大的情况下,实现地质找矿理论与实践的重大突破。也只有具有先进的技术与装备,才可能培养出创新型地质科技人才。

——加强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

要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中青年骨干人员进行岗位锻炼、短期培训、学历教育、交流考察等多种方式的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帮其尽快成长,提高创新能力。

此外,还要积极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关心支持科技创新工作,通过举办学术报告会、研讨会、论证会等方式,让科技人员有一些时间自由地参加有浓厚学术气氛的争鸣讨论,交流体会,启发创新思路。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的资讯...
江西省地质学会 Copyright (c) 2017-2027 http://www.jxsdzx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制作与维护:江西省图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赣ICP备075015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