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 设为首页

评论:“银”“地”联手筑牢金融安全堤坝

2009/2/25 8:22:16 人评论 次浏览 分类:滚动新闻

 

 

 

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中国经济“保增长”、“促稳定”声声催迫,然而内需如何积极拉动?金融风险如何有效防范?今天,从国土资源部和银监会传来利好消息,在两部委共同努力下,旨在有效防范银行土地抵押贷款风险的信息系统——银行国土信息查询系统的试点工作,即日起将在五座重点城市推开。业内人士欢欣鼓舞,因为此番“银”、“地”联手共建信息交流平台,将有助于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资本运营安全提供基础性保障,尤其在当前金融危机背景下,对于国家应对危机促稳定、拉动内需保增长必再添助力。该系统的构建,对于充分发挥“地根”、“银根”宏观调控闸门作用,防范银行信贷风险,盘活、变现企业土地资产,保障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都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在宏观经济显露下行趋势的大背景下,有效拉动内需情势迫切,与此同时,防范金融风险任务更为艰巨。帮助企业尤其是渴盼资金的中小企业通过土地资本运营有效融资,转危为机,是当前拉动内需、扩大就业、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而确保银行信贷安全,在使有实力、有条件的企业获得融资的同时,拒不良资产、不良企业于银行信贷大门之外,是防范金融危机和风险的关键所在。曾几何时,我们有过惨痛的历史教训。由于相关技术、管理手段的落后,贷款银行无法对企业提供的信息进行充分的调查核实,一方面对个别企业的弄虚作假行为无法有效地甄别,致使个别企业提供虚假土地权证、多重抵押、多重担保等行径嚣张,虚假土地抵押骗贷案件时有发生,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和信贷损失,甚至对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研判、制定形成阻碍。另一方面,对一些资质良好、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缺乏应有的信任和信贷支持,致使一部分中小企业融资无方、无米为炊,给经济的持续发展带来了损害。

深刻的教训启示人们,要遏制土地违法违规,严格建设用地项目信贷管理是重要的一环。而要有效拉动内需、防范金融风险,确保银行的信贷政策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用地政策,符合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必须保证银行掌握信息的充分性、及时性和可靠性。其中,国土资源部门重要的政务信息——土地登记信息,作为具有法律效力和社会公信力的土地产权信息,在规范土地市场秩序、防范金融风险中,理应发挥出重要的基础性保障性作用。国土资源部从2002年起就在全国实行了土地登记资料公开查询制度,对规范土地市场秩序、维护交易安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产生了积极效益。但由于技术手段相对落后,目前还不能实现网上查询和异地查询,制约了土地登记资料的查询效率,影响了土地登记信息的社会效力,亟待适应社会各领域的强烈需求,探索利用高科技手段创新服务模式,扩展服务范畴。从这个意义上看,银行、国土两家联姻,共同探索土地登记信息社会服务新模式,意义所在不仅紧迫而且深远。

开展银行国土信息查询系统试点,是“银”“地”联手筑牢金融安全堤坝的有益探索,是国土资源部和银监会两部门的共赢之举。该系统的推广应用,一方面可促进银行解决信贷调查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提升风险管理能力,另一方面对于加强土地产权管理、完善土地登记资料公开查询制度,实现全国土地登记信息的网络化一站式服务,也具有直接推动意义。因此,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以大局观和战略的眼光来认识这项重要的业务工作,要以此为抓手,自觉完善土地登记制度、加强土地登记资料规范化建设、实现土地登记全覆盖,并积极探索建立土地登记信息服务社会的长效机制,不断创新和提高国土资源政务信息服务社会的模式和水平,不断提高国土资源部门参与宏观调控的能力。

货币政策和土地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两个最重要的闸门。当前,在全球金融危机蔓延的形势下,在中国经济面临保增长和扩内需的特殊背景下,这两个闸门只有紧密配合、相互协调,才能确保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有效落地。愿银行国土信息查询系统的试运行,为“地根”、“银根”紧密配合共同落实好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树立一个良好的开端。

 

 

 

 

相关资讯

江西省地质学会 Copyright (c) 2017-2027 http://www.jxsdzx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制作与维护:江西省图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赣ICP备075015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