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 设为首页

我国最大海上气田开发启动

2009/2/26 9:05:14 人评论 次浏览 分类:滚动新闻

 

 

 

揭开我国深海油气开发序幕

 

  中海油将启动荔湾3-1深水气田开发

  计划总投资60亿美元至100亿美元,预计2012年底投产

 

  我国目前最大的海上气田及最深的海上气田――荔湾3-1深水气田的开发将于近日正式启动,这个投资规模在60亿美元至100亿美元的能源项目计划2012年底投产,由此将揭开我国深海油气开发的序幕。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副总经理周守为今天在此间向海南日报记者发布了这一令人振奋的消息。

  周守为告诉记者,海南周边海域以及南海东部海域一直是中海油开发的重点地区,目前在这片海域分布着中海油20多个油气田及40多个开采平台,开采规模和产量占据了我国海洋油气开发的半壁江山。在过去20年的开采中,包括海南周边海域的东方气田、乐东气田等在内的南海油气田共为我国贡献了近2000万吨油气当量的天然气,相当于半个大庆油田的油气当量。

  周守为说,海洋矿产资源开发和利用,是解决国家能源需求的重大领域,南海是我国深海油气勘探开发潜力最大的海域之一。因此,中海油计划在未来20年内投资2000亿元加大开发南海油气资源的力度,希望建成一个“深海大庆”,预计到2020年,中海油将在南海深水区建成年产5000万吨油气当量能力。

  位于南海东部的荔湾3-1深水气田是我国首个深海气田,探明储量为1000亿立方米至1500亿立方米,年产量可望达到50亿立方米至80亿立方米,目前中海油已正式启动开采的前期工作,届时所产天然气将主要供应我国南部沿海地区。

  周守为表示,随着荔湾3-1气田的开发建设及南海深海油气勘探开发的逐步深入,将为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和海南的能源配套产业及石化产业带来巨大发展机遇。他说,在中海油的战略版图上,海南是最重要的投资地区之一,未来中海油将把海南建成三大基地,即化工生产基地,海上勘探开发供应基地,海上生产基地。他指出,这是一个既符合国家能源产业需要又能带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选择。

 

海洋经济占GDP近三成

 

  油气化工基地悄然崛起,滨海旅游开发渐入佳境,海洋捕捞由近海向深海拓展,一批涉海企业和沿海渔民在巨大的蓝色“聚宝盆”里捞金网银,海洋经济亮点凸显。据国家海洋局初步核算,2008年海南省海洋生产总值 429.61亿元,较上年增长13.5%,占全省GDP29.4%

  省海洋与渔业厅有关负责人称,海洋经济成为支撑海南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新增长点,得益于海南不断丰富和完善“一省两地”产业发展战略的内涵,着力发展海洋产业,资源丰富的南海已成为海南建设海洋经济大省的希望之海。

  作为海洋先导产业的海洋渔业发展迅速,实现了三大转变:海洋捕捞实现由浅入深,水产养殖由港内向近海发展,水产加工实现了粗加工向精加工转变。去年全省水产品总产量达149.03万吨,比上年增长12.7%。水产品总产值145.19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海南油气开发也日渐升温,现已建成60万吨甲醇、环岛天然气管网、800万吨炼油、20万吨聚丙烯、8万吨苯乙烯等,目前,已初步建成一条以洋浦经济开发区和东方市为中心的油气化工业基地。

  去年我省以滨海旅游业、海洋交通运输业和海洋服务业等为主的海洋第三产业生产总值达228.44亿元,居海洋三次产业之首。

 

 

 

相关资讯

江西省地质学会 Copyright (c) 2017-2027 http://www.jxsdzx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制作与维护:江西省图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赣ICP备075015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