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德明出席发布仪式并公布权威数据
以往人们说长城万里长,但长城究竟有多长?测绘专家经两年风餐露宿、奔波跋涉,近日给出了新的答案。4月18日,国家测绘局和国家文物局在北京八达岭长城联合举行明长城长度数据发布仪式。最新数据显示,明长城东起辽宁虎山,西至甘肃嘉峪关,从东向西行经辽宁、河北、天津、北京、山西、内蒙古、陕西、宁夏、甘肃、青海十个省(区、市)的156个县域,总长度为8851.8公里。国土资源部副部长、国家测绘局局长徐德明出席发布仪式并代表国家测绘局、国家文物局公布了这一权威数据。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伟大象征,是世界上现存体量最大的文化遗产。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整体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一人类珍贵遗产,2006年根据国务院同意的“长城保护工程总体工作方案”,国家文物局启动了长城保护工程,第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开展长城资源调查,计划分为明长城、秦汉长城、其他时代长城等三部分进行。为保证调查工作的科学性、准确性,国家文物局和国家测绘局经协商达成协议,发挥各自优势,合作开展明长城资源调查。测绘部门组织相关单位抽调业务骨干组成精干调查队,采用现代先进的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手段进行调查,具体承担田野调查、内业整理、数据汇总、研究等工作任务。 2007年5月,明长城资源调查工作在北京等10个省(区、市)陆续展开,2008年12月15日结束了以田野调查为基础的明长城长度量测工作。
此次明长城资源调查取得了丰硕成果:第一,精确量测出明长城的长度,这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查清了明长城的长度。第二,第一次全面掌握了明长城的保存现状,包括其具体分布、走向,以及墙体和附属设施建筑特点。调查结果显示,明长城现存敌台7062座,马面3357座,烽火台5723座,关堡1176座, 相关遗存1026处。第三,新发现了一批重要的长城遗迹。
明长城资源调查和测量成果,标志着长城资源调查工作的阶段性进展。据介绍,仍有大量工作要抓紧完成,今明两年的主要工作为:调查资料的整理与汇总;建立明长城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全面启动秦汉以及其他时代长城资源调查工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