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绝大部分省(市)已提交国家核查成果;20余支专业核查队伍和监理队伍严阵以待
从全国土地调查办获悉,作为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决战之年的核心工作,也是保证调查数据成果真实性的最关键环节,国家级成果核查工作已进入高峰态势。
“目前绝大多数省(市)已提交国家核查成果。截至
为确保二次土地调查成果质量,围绕数据保真,全国土地调查办确定了“由国家提供基础调查底图和组织队伍开展地方调查成果核查”的技术路线。由专业核查队伍依照国家统一制作的正射影像图,对照各地上报的调查成果资料,对各地上报的县级调查成果进行逐图斑、逐地块的内业核查。成果核查成为二次调查保证成果准确规范的一个重要措施,也是保持二次调查成果真实性的最后一个关键环节。
“核查制度是第二次土地调查的创举。经过前一个阶段的试点,核查制度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在
据了解到,为保证核查工作质量,国家土地调查办创建了一套既简易、便捷又科学、有效的“轮盘分配制”工作方法。其主要特点是:一是所有参加核查工作的专业单位统一参加任务公开分配,其核查成果质量按统一标准由核查监理单位进行质量评分,并公开打分结果;二是按要求按时完成核查任务的单位,按照完成任务的时间依次排序,取得下一轮任务的分配权;三是质量检查不合格、按期未完成核查以及核查任务响应不积极的单位丧失一轮核查任务分配,对多次任务质量不合格的单位给予丧失一轮核查任务的加罚,并保留有定期质量考核后两位的单位加罚措施。“我们说到做到。目前已有5家单位因核查质量问题被停止新一轮任务分配,这最终会与公司效益直接挂钩。”核查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实践证明,“轮盘分配制”保证了核查任务分配的“公开、公正、择优”,对鼓励各核查单位在确保核查质量的基础上,加快核查进度,按期完成核查任务,十分奏效。
“从现在起到9月中旬,将是核查工作面临任务最紧、压力最大、要求最高的阶段。”调查办核查组负责同志介绍,根据全国调查工作进度情况统计,3月份各地共提交了326个,4月份前24天各地提交了450个,预计4月底县级调查成果报送数量将会突破1000个。5月至7月,全国每月平均报送至少500个县级调查成果,全国大部分调查成果将在7月底前报送完成。8月底县级调查成果基本报送完毕。“根据目前进度看,按照目前核查任务分配时间测算,三个月内按时完成剩余1900多个县的核查任务,平均每天需要完成约15个县的内业核查任务,同时,还要完成近20个县的地方复核成果核实任务。”
时间紧迫,任务集中,压力空前。“我们已做好了打一场恶战的准备,我们有信心打好这场战役。”国家土地调查办的负责人表示。
据悉,截至今年3月底,全国约2900个县级调查单位已全部开展外业调查工作,完成外业调查面积93%;已有2381个县级调查单位开展了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已经完成数据库建设的县级单位个数1006个,建库面积占调查总面积的67%;1351个县级单位已经组织开展了基本农田调查工作;全国城镇地籍调查完成5.1万平方公里,占城镇总调查面积的65%。除个别省外,全国绝大部分省已经提交国家核查成果,其中,北京、江苏、福建、浙江、山东、湖北、广东、安徽、河南九省市报送较快,其中北京、江苏调查成果核查已基本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