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全国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视频会议,于
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要指示和2009年国家防总第一次全体会议精神,在总结2008年工作的基础上全面部署2009年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受徐绍史部长委托,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贠小苏出席会议并代表部党组作讲话。贠小苏充分肯定了2008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取得的成效,深入分析了当前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他指出, 2009年地质灾害防治形势仍然十分严峻,一是气象条件不容乐观;二是人为因素引发的地质灾害将可能开始凸显;三是三峡库区、地震灾区地质灾害防治任务十分严峻,防治任务十分艰巨,责任十分重大。
贠小苏指出,要统筹兼顾,全面提高地质灾害防治能力。当前,国土资源部系统正在开展“保增长保红线行动”和“地质找矿改革发展大讨论”活动,地质灾害防治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重要基础设施和重大工程建设安全,直接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各地要以“双保行动”和“大讨论”为契机,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大胆探索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新观念、新思路、新办法,不断提升防治工作的能力和水平,特别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健全完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群测群防是一项持续性的工作,只有长久坚持、持之以恒,才能使它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达到防灾减灾的目的。群测群防的关键在于监测人的责任心和防灾知识,各地务必要在这两个方面狠下功夫,要给予责任人必要的经济补助,加强宣传培训教育,想方设法、千方百计地提高防灾水平。还要积极创造条件,不断提高防灾科技水平。二是不断提高应急防治水平。要在总结以往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做好防大灾、应大急、抢大险的充分准备,不断完善细化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要不断在演练和实践中修改完善,务求灾害发生时能够做到:指挥有方、措施有用、效果要好。同时,要切实抓好以地震灾区为重点的全国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规划的制定和实施,不断从根本上提高灾害防范水平。三是处理好点线面的关系。我国的地质灾害隐患点主要分布在三峡库区、地震灾区和西北、东南山区,分布在大江、大河、铁路、公路和管线沿线,分布在大型矿山和矿产品集中开采区,点多、线长、面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既要以灾害隐患密集区为落脚点,又要高度重视和防范人口密集或大型工程所在地的灾害,既要做好自然因素引发的防治工作,也要重视做好人为活动引发的灾害防治,不断提高地质灾害防治能力,为扩内需、保增长、保稳定作出新贡献。四是增强科学防控水平。
谈到2009年汛期地质灾害防范工作,贠小苏强调,今年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时间上要以汛期为重点,空间上要以三峡库区、地震灾区以及山区丘陵地区等地质灾害多发易发地区为重点,加强监测预警,突出完善群测群防体系,健全应急防灾体系,推进工程治理,努力提高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环境保障能力,将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力求降到最低限度。一是做好隐患点的排查和处置工作。汛期前,各地要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开展一次全面的拉网式排查,特别对人群密集区的工作要做得更细些,对重要隐患点的情况要做到心中有数。对排查出来的隐患点,要分清不同情况采取相应措施。二是推进县级防治能力建设。地质灾害防治的关键在干部、关键在落实、关键在基层。部从今年开始,在全国开展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十有县”建设,这项工作已经部署。各地要高度重视,要以“十有县”建设为平台、为抓手,采取有效措施,落实今年建设任务,加强监督检查和指导,切实推进县级防治能力建设。三是认真开展汛期防治工作检查。各地要在进一步研究安排汛期防灾工作的基础上,开展防治工作全面检查。5月份部工作组将陆续对全国重点地区开展抽查。四是严格落实信息报告制度。加强应急值守,确保信息的上传下达。在按照有关规定要求,及时上报信息的同时,对互联网、电视等媒体已经公开报道形成一定社会影响的地质灾害事件,无论是否达到上报要求,务必都要进行调查核实,并在第一时间报部。五是积极支持服务,实施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国务院即将召开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会议,全面部署开展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对受到地质灾害威胁的中小学校舍进行加固或避险搬迁。各级国土资源部门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在省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积极予以支持和配合。结合已有调查资料,扎实开展受地质灾害威胁的中小学校舍摸底调查工作,确保不漏过一所学校、不放过一处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