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凉的雨水,给初夏的九江带来丝丝凉意。绵绵细雨中,江西省国土资源厅厅长刘积福一行,在九江市委书记钟利贵的陪同下,来到九江市郊八里新区重大项目建设工地,考察重大项目用地情况。江西省国土资源厅开展的现场指导建设用地报批活动,于5月24日拉开序幕,共分四个工作组,刘积福率领的是其中一组。
这次深入基层现场办公,目的是贯彻落实江西省委书记苏荣“抓项目建设、抓信贷资金、抓用地指标”和省长吴新雄“对市县重大项目用地进行现场审查、审核”的重要指示,以及国土资源部“保增长、保红线”行动,通过实地调研各地建设项目落地情况、2009年建设项目特别是扩大内需项目用地需求情况,了解国土资源管理中面临的困难,帮助解决各地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涉及的国土资源问题,指导重点建设项目用地报批工作,加快促进项目落地,更好地为基层排忧解难。
服务:主动为基层排忧解难
这次活动,江西厅四个工作组50余人分片下到11个设区市,共审查审核各市、县用地总量达200宗49161亩,用地报批量超过国土资源部年初下达给江西用地计划的1/3。
在200宗用地中,属重大项目的有43宗,属拉动内需项目的有20宗,总面积1.4万亩。其中包括吉安投资规模约20亿元的年产60万吨氯化氨、60万吨纯碱项目,赣州投资规模约10亿元的年产20万吨高精度铝板带项目、投资总额达30亿元的年产360万台Biogech生物酶健康机生产线等重大项目。
主动服务支持地方发展,是国土资源部门的主要职责。对急需动工但又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重大产业建设项目,江西省国土资源部门本着耕地保有量不变、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变、新增建设用地总量不变的原则,严格按法定程序进行规划调整。通过调整,强化了用地必须符合土地规划的原则,合理引导了企业用地需求,确保了重大产业建设项目的及时实施。如对新余市江西赛维LDK马洪1.5万吨硅料基地、下村6000吨硅料基地和江锂科技有限公司电解镍、电解锌、硫酸生产等项目用地依法进行了规划调整,确保了这些项目依法依规用地。
在各地审查审核现场,各工作组的工作人员面对面、手把手地教给基层工作人员如何在法规、规划、数据等方面符合规范和要求,如何避免出现报批手续中的错误,如何快速让土地通过审批,确保项目及时开工。在景德镇市报批现场,这个市国土资源局干部刘智远告诉记者,这次省厅到基层现场办公,对于缩短报批时间、提高办事效率,指导基层人员报批工作、提高基层工作人员业务水平,收到了明显效果。
萍乡市这次共有6个报批材料,均未落实社会保障手续,工作组在反馈会上要求市政府协调落实,后经市政府协调,问题得到了解决。南昌市有4个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须报国土资源部备案,才能用于建设用地占补平衡,按常规程序就得影响报批时间,工作组特事特办,几个有关处室加班加点,快速组织材料,力求让项目尽快用地。
这次江西厅下基层现场指导土地报批,得到了地方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热烈欢迎。九江市委书记钟利贵深有感触地说,国土资源厅领导深入基层现场办公,反映了国土资源部门主动服务基层、保障科学发展的良好作风。
创新:三管齐下确保项目“落地”
如何从供地方面确保江西重大项目及时“落地”,是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这次现场办公的主要目的。
近年来,江西厅坚持“重点项目保障用地、优质项目优先供地、所有项目节约集约用地”的原则,做到“三管齐下”,从三个方面全力保障全省发展用地。
——提高效能,进一步缩短了用地审批时限,由20个工作日缩减为11个工作日;简化了用地报审材料,报国家的单独选址用地材料由40个减少到10个,报省审批的材料由19个减少到14个。
——建立了与设区市政府用地协商制度,已与九江、新余、赣州、吉安、萍乡、宜春等设区市主要领导就项目用地进行了协商调度,对重大项目、扩大内需项目和经济适用房用地,安排专人全程跟踪,指导和帮助解决用地难题。
——积极争取国土资源部指标和政策支持,近年来在国家加强土地宏观调控的情况下,江西省年度用地指标却逐年增加;对急需开工又一时难以从国务院批下来的重大项目用地,争取国土资源部同意在办理先行用地手续后,边报批边动工。几位省政府领导曾多次说:“全省没有因为国土资源厅批地不及时而影响项目落地。”
在南昌市现场办公会上,刘积福还就有关创新用地思路作了强调:各地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切实承担起责任,创新用地思路,在小范围内进行试点,封闭运行,自己想办法解决用地中的一些难题。要用好城乡用地增减挂和建设用地置换政策,既可弥补建设用地指标不足,简化农用地转用报批程序,又可节约报批费用。
这次在南昌市现场审查审核23个批次用地,涉及项目39个,用地面积8458亩。
南昌市市长胡宪说,省国土资源厅来南昌市现场办公,充分体现了省国土资源厅对南昌发展的重视,对南昌崛起的关心。这对南昌市科学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积极推动扩大内需等重大项目的实施,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突破:从宏观上解决三个突出用地问题
一边要合理用地保增长保发展,一边要坚守全省4300万亩耕地红线,江西国土资源部门面临着双重压力。如何破解用地难题,确保江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是全省国土资源部门当前要做好的头等大事。江西厅在这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
刘积福向记者介绍说,为解决当前土地供需矛盾,江西着力从宏观上解决三个突出用地问题,实现用地报批的重大突破。
解决土地规划问题。在加快市、县、乡三级新一轮土地规划修编的同时,依法依规支持现行规划局部调整、修改,确保项目顺利用地。如支持共青城发展,在国土资源部支持下,新一轮规划中,共青城2020年城镇工矿用地规模,由原来的8.7平方公里扩大到62平方公里。
尽力争取计划指标。通过挤进国家重点项目,挤进拉动内需项目,多争取用地指标。用足用好政策,通过“增减挂钩”和“土地置换”解决指标不足问题。同时盘活闲置土地,多使用未利用地,以达到节约集约用地,避免用地指标结构性浪费。
解决耕地占补平衡问题。全省通过大力开展土地开发和整理,两年来共新增耕地22.11万亩,今年还将计划新增耕地6万亩,以增加有效耕地面积。针对各市、县耕地后备资源不均衡的问题,江西厅正在探索建立全省耕地占补平衡指标调剂库。
这次现场办公,不仅是创新手段、解决问题的一个工作方法,也是一次工作调研。调研发现,部分地方在土地报批中存在规划滞后、指标不足、占补平衡未落实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江西厅按照“创新、突破、服务、提高”的要求,从本省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主要在“调整、打捆、扣除、盘活、协调”上做文章,使得一些重大项目、扩内需项目、好项目顺利落地,有效地促进各地项目的尽早开工、尽早见效。
这次深入市、县现场指导建设用地报批活动,得到了江西省领导的高度评价。省委书记苏荣在批示中指出,江西厅“工作态度之认真,工作效率之高前所未有。”省长吴新雄批示:“这次由厅领导赴各地进行依法依规用好地、管好地现场办公、督察服务,效果很好,做法也很好。”副省长陈达恒批示:“省国土资源厅这次现场办公、督察服务效果很好,为‘双保行动’打下了良好基础。”刘积福说,这是一次服务基层保增长的实践活动,它极大地激励了士气、振奋了精神,提升了素质,树立了国土资源系统的良好形象。(记者 龙回仁)
认清使命 主动作为
江西厅现场办公收效显著,不仅市县党委、政府和用地单位一致认可,而且得到了省级领导的高度评价。究其原因,关键是做到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领导重视。省级领导提出“三抓”、“二审”的要求,活动结束后又及时进行评价,体现出对此次活动的高度重视,为活动取得实效提供了保障。
二是目标明确。在积极应对金融危机的过程中,项目建设成为地方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抓手。而项目用地能否得到及时高效的审查、审核,又成为项目建设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江西厅清醒地认识到目前形势下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使命,将现场办公的目标明确定为从供地方面确保重大项目及时落地。
三是措施到位。通过现场办公,发现部分市县在土地报批中存在规划滞后、指标不足、占补平衡未落实等问题。对此,江西厅按照“创新、突破、服务、提高”的要求,创造性地用好、用足政策,主要在“调整、打捆、扣除、盘活、协调”上做文章,及时高效地解决了基层问题,有效促进了项目落地。
四是树立形象。江西厅四个工作组既当好了“裁判员”,又当好了“教练员”。在积极主动为项目尽快落地想办法、解难题的同时,通过手把手对基层工作人员进行指导,促进了全系统作风转变,为江西省“机关效能年”建设活动画上浓重的一笔。(紫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