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近乎空白到大发展
滕 艳
矿山地质工作是国家地质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矿业生产的基础性工作,对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延长现有矿山服务年限意义重大。60年来,随着国家地勘业和矿业的发展,矿山地质工作取得很大成绩。
60年来,我国的矿山地质工作经历了起步与组建、发展与创新、改革与繁荣三个阶段,从近乎空白、照搬前苏联模式行事,走向总结经验,再到矿山地质事业蓬勃大发展,我国矿山地质工作从国情、矿情实际情况出发,探索了一条符合中国特点的发展道路。随着1979年全国性矿山地质学术团体——中国地质学会矿山地质专业委员会的成立,矿山地质学术开始了繁荣的开端,我国矿山地质事业更是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景象:生产矿山的矿种多、矿山多、产量大、效益高,对国家经济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包括当今世界第一部《矿山地质手册》等一大批矿山地质专著陆续出版;生产矿山越来越重视地质技术管理,矿山的边、深部找矿陆续获得丰硕成果;数学地质和计算机技术在矿山中广泛应用;矿山环境生态取得丰硕研究成果;矿山水文、工程地质得到很大进步;工艺矿物学在矿山生产中得到应用;矿山复垦开创新局面;重视矿山尾矿、废石无害化、资源化工作;大力开展矿山地质经济工作,咨询服务成果丰硕;培育矿山地质人才成绩喜人;矿山地质工作者走向国外施展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