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 设为首页

中国地学,阔步走向世界

2008/12/29 9:47:07 人评论 次浏览 分类:会议与活动

 

 

 

 

  改革开放30年,中国地质科学家在基础地质、矿产资源、地质灾害、全球气候变化等重大地学领域取得了一大批创新性成果,为经济社会发展及地球科学的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在快速成长并逐渐走向成熟之时,阔步迈向世界地学舞台,书写出辉煌篇章。

 

  提高基础研究水平,提升原始创新能力

 

  30年来,我国地质科研领域的基础研究广泛开展,在古生物学研究方面确定了国际地位,南极,北极和世界“第三极”的地质科学研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超高压变质带和地幔物质研究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大陆成矿体系与矿床谱系在全球变化研究领域发挥了重大作用。一系列成果,提高了我国地学研究的基础水平,提升了我国地学研究的创新能力。

 

  云南早寒武世早期的澄江生物群的研究,为揭示“寒武纪大爆发”生命突发性事件和生物多样性的起源、演化,提供了丰富的科学依据。而从20世纪90年代初发现的似鸟类恐龙和早期鸟类等重要化石的发现,填补了鸟类演化谱系的空白,随后一系列哺乳动物、翼龙类等化石的发现,把我国热河生物群的研究推向了国际前沿。

 

  1997年,中国有了第一枚“金钉子”——黄泥塘奥陶系达瑞威尔阶地层剖面,到20084月,已有9枚“金钉子”钉在了中国。在一个国家建立‘金钉子’,不仅体现了领先国际的综合科研实力,更是一个国家的荣誉。9枚“金钉子”大大提高了我国地层学研究的国际地位。

 

  《中国岩石圈三维结构》项目,为全面了解地下深度在400千米内的地质结构和物质组成提供了“透视”工具,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对提高我国乃至亚洲深部地质研究程度、对预测油气资源和内生矿产形成条件以及地震产生机理等,都具有重要价值。

 

  极地科学考察关系着全球变化和人类的未来,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高科技水平在国际舞台上的展现和角逐,有着其深远和重大的意义。

 

  自1984年我国政府组织首次南极考察至今,已成功完成了20多次南极科学考察和3次北极科学考察,不仅建立了南极长城站、中山站,还在北极建成黄河站。近期,还将在南极内陆冰盖上建立科学意义更深远的昆仑站。同样,在青藏高原,包括高原岩石圈结构和形成演化,隆起过程与环境变迁,东亚季风气候对高原隆升的响应,生物区系与人类对高原环境的适应,自然环境及其地域分异,资源、灾害及区域发展等的研究,对促进青藏高原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大陆科学钻探被称为伸入地球内部“望远镜”,我国的大陆科学钻探继前苏联和德国之后第三个超过5000米的科学深钻,成为全世界穿过造山带最深部位的科学深钻,该工程建成了亚洲第一个深部地质作用长期观测实验基地,也是亚洲第一个大陆科学钻探和地球物理遥测数据信息库,亚洲第一个研究地幔物质的标本岩心馆和配套实验室,使我国超高压变质带和地幔物质研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为我国从地学大国走向地学强国迈出了重要一步。

 

  2007年完成的《中国成矿体系与区域成矿评价》项目,对包括固体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和能源矿产在内的4640个矿床进行了全面研究,对我国矿产资源成矿规律进行了专题性、区域性和全国性不同层次的系统总结,统一了中国矿床成矿区图和成矿系列图的编制方法,重新划分了中国主要的成矿区带,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大陆成矿理论体系。

 

  近30年来,中国地学在全球变化研究领域发挥了重大作用。中国科学家运用黄土—古土壤序列、深海沉积、冰心记录、冰川沉积、风沙沉积、河—湖相沉积、盐湖、石笋等多种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在探讨区域性及全球性的气候变化过程和机制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建立了不同时间尺度、不同分辨率的气候演变模式,为发展地球系统科学和认识地球各圈层之间相互作用作出了突出贡献。

 

  结合国家战略需求,针对重大地质问题、重点领域科技攻关,并获突破

 

  30年来,我国在重大地质问题科技攻关、重点矿种和重点成矿区带地质问题研究方面,获得显著突破,大力推进了成矿理论、找矿方法和勘查开发关键技术的自主创新。

 

  采集天然气水合物实物样品是公认的世界性难题。中国地质调查局从1999年开始组织实施高分辨率地震调查,继发现显示天然气水合物的地震综合异常信息之后,又系统部署了调查与评价工作,取得了天然气水合物赋存的一系列有力证据。200751日,中国地质调查局在我国南海北部首次成功钻获天然气水合物实物样品,成为继美国、日本、印度之后第四个通过国家级研发计划采到水合物实物样品的国家,标志着我国在该领域研究步入世界先进行列。

 

  2006年,我国在四川宣汉县普光镇发现了迄今为止中国规模最大、丰度最高的特大型整装海相气田——普光气田。埋深地下超过5000米的普光气田的发现,创新了海相碳酸盐岩储层预测手段,构建了适合该地区实际的油气评价方法体系,实现了勘探思路从钻探构造气藏向钻探构造—岩性气藏的重大转变,实现了中国海相勘探理论和实践的重大突破。而在渤海湾滩海地区发现的储量规模达10亿吨的冀东南堡油田,是坚持东部陆相盆地富油凹陷理论、强化构造油气藏精细勘探的结果,其中三维地震勘探的精确描述技术、快速钻井与油层保护技术、定向井钻井技术和井筒储层及油气层评价技术,功不可没。

 

  山东地质六队在著名的焦家金矿成矿带深部又相继发现两个特大型金矿。其中莱州寺庄金矿探明储量51.83吨。莱州焦家金矿是“焦家式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理论的诞生地。寺庄金矿发现过程中探索总结的“蚀变岩分带控制矿体”的成矿规律,丰富了“焦家式”金矿的成矿模式。前不久,山东地质六队在胶东焦家金矿成矿带深部又发现一特大型金矿探明储量103吨。胶东深部金矿勘查的科学方法,对指导同类型金矿床深部找矿具有极高的勘查与学术科研价值。

 

  “走出去”展示中国地学优势,国际地位显著提升

 

  30年来,我国地质学家积极参与国际地学事务与各种重大地学活动,与国际地学组织、各国地学机构的联系交流更加紧密,话语权日益加强。

 

  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地科联共同创建的国际地质对比计划(IGCP)给中国学者开辟了一扇了解世界的窗口,也架起了世界地质学家了解中国的桥梁。30年来,中国地质学家通过IGCP计划,全面渗透到国际地学研究的前沿,在界线地层与有关古生物研究、全球变化、环境地质与地灾研究等取得了累累硕果,对遥感技术、信息技术、同位素测年技术等在地学中的应用,地球化学填图、生态地层学、事件地层学等新学科、新领域的开拓发展,在地质时代与岩石地层层序的世界范围对比和比较分析上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中国、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和韩国共同开展的1250万“亚洲中部及邻区地质图系”的编图工作,是迄今世界首套洲际性如此大的比例尺地质图系。中、美、加、德、法合作的“中国大陆科学钻探钻孔地质与深部地下微生物研究”,实现了多重科学目标;中国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地科联合作的“岩溶含水层与水资源”研究,建立了以水文和岩溶生态系统为指标的环境评价体系;中国与德国合作,首次发现了南海天然气水合物气体“冷泉”喷溢形成的巨型碳酸盐岩,证实了该工作海域陆坡浅表层存在天然气水合物。

 

  许多中国地质科学家在国际组织中担任了职务。比如中国地质科学院的谢学锦院士,1988年至今,任国际地科联全球地球化学填图工作组指导委员会委员、分析技术委员会主席;赵鹏大院士任国际数学地质学协会执委委员。20048月,地质学家张宏仁当选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新一届主席;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的毛景文,从2003年起,一直担任国际矿床地质学会的理事。

 

  1996年,中国举办了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此后,中国地质学会、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等主持或承办的国际学术会议越来越多,层次越来越高。2004年,中国将“国际行星地球年”的议案提交到联合国大会,在重大联合项目中担任了重要角色。20058月,第八届国际矿床地质会议在中国召开。

 

  30年来,中国地质科学快速成长,在基础地质、矿产资源、地质灾害、全球气候变化等重大地学领域,均取得了重要的成果,为服务于国家目标,解决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关键资源瓶颈问题,作出了重要贡献。今天,中国正在由地质科学大国向地质科学强国迈进。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的资讯...
江西省地质学会 Copyright (c) 2017-2027 http://www.jxsdzx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制作与维护:江西省图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赣ICP备075015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