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 设为首页

江西省萍乡市安源煤矿矿业遗迹特征

2008/12/30 9:35:11 人评论 次浏览 分类:会议与活动

 

 

江西省萍乡市安源煤矿矿业遗迹特征

及建立矿山公园的构想

 

 

 

马振兴1  孙政风2  杨永革1  刘细元1  张永忠1  陶目金1

 

1江西省地质调查研究院,南昌3300022萍乡安源煤矿,萍乡337000

 

 

  

摘要:安源煤矿是一个具有悠久开采历史的百年老矿,矿业遗迹丰富、齐全,典型、珍稀,它是中国矿业史上最早采用现代采矿技术的煤矿,是中国近代工业文明的象征。红色人文景观丰富,是中国工人运动的摇篮和秋收起义的策源地,与矿业遗迹紧紧联系在一起,交相辉映,成为矿山公园的独特景观。安源煤矿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处两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八处,市级文物单位十三处。保存了国家级一级文物11件,三级以上文物1000多件,具备建立国家矿山公园的条件。

 

关键词:安源煤矿  矿业遗迹  矿山公园

  

   萍乡安源煤矿位于江西省西部,是一个具有悠久开采历史的百年老矿。这里,是中国近代工业文明的发祥地,积存了丰厚的矿业遗迹;这里,是中国工人运动的摇篮和秋收起义的策源地,记录了毛泽东、刘少奇、李立三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光荣的足迹;这里,矿山遗迹与红色景观有机结合,交相辉映,成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

 

1矿业遗迹及特征

 

   安源煤矿创办于1898年,已有110年的开采历史。清末邮传大臣、官商盛宣怀为解决汉阳铁厂燃料之需,引进外资和西方先进采矿技术开发安源煤田。开凿总平巷,修建株萍铁路,1906年路、矿相继完工投产,成为中国最早采用机械生产、运输、洗煤、炼焦的煤矿,是中国当时十大厂矿之一,保存了丰富的矿业遗迹

   矿业遗迹主要指矿产地质遗迹和矿业生产过程中探、采、选冶、加工等活动的遗迹、遗址和史迹,并具备研究的价值,教育的功能,是游览观赏、科学考察的主要内容。萍乡煤矿矿业遗迹按其自然和人文双重属性,主要包括:矿业开发史籍、矿业生产遗址、矿业活动遗迹、矿业制品、矿产地质遗迹、与矿业活动有关的人文景观。

1.1矿业开发史籍

   在安源煤矿档案室,保存了安源煤矿最早的一份图纸—“萍乡煤矿地面建筑图(1918)”。

   周作恭、雷宣,1932年,江西萍乡煤矿调查报告,前江西地质调查所报第一期。

   黄汲清、徐克勤,1936年,江西萍乡煤田之中生代造山运动,中国地质学曾志第16卷,文中将安源含煤岩系定名为“安源群”。

   夏湘蓉,1938年,萍乡县安源煤矿调查报告,前江西地质调查所临时简报第一号。

   高平、徐克勤,1940年,江西西部地质志,前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地质专报,甲种,第16号,将安源群改称为安源煤系。

1.2矿业生产遗址

   主要包括大型矿山采场(矿坑、矿硐)、冶炼场、加工场、工艺作坊、窑址和其他矿业构筑物、废弃地,典型的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工程。

   卢风场井:位于萍乡东南高坑院背冲,据考证为唐代古采煤井,且系斜井提升。

   总平巷:建于1898年,为安源煤矿主井口,至今仍在生产。全长145,镶砌,断面16平方米,为大型矿井工程,属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图版1-1)。

   东西平巷:建于1906年,从总平巷分掘,东平巷直达南翼煤层底板,西平巷主采北翼煤层,为主要出煤坑口。

   八方井、六方井:位于总平巷西南3501904年竣工,属重要矿井工程。八方井深160,井底标高0,又称一号直井;六方井深110,井底标高+50,又称二号直井。图版1-2

   东绞碴场:为安源煤矿矿井废碴置放处,占地面积20平方米,容积100万立方米。

1.3矿业活动遗迹

   指矿业生产(探矿、采矿、选矿、冶炼、加工、运输等)及生活活动遗存的器械、设备、工具、用具等,包括探坑(孔、井),采掘、提升、通风、照明、排水供水、装载工具、安全设施及生活用具等。

   株萍铁路萍安段:1899年动工修建,长7.23公里,铺设汉阳造85轻轨,当年通车,使用德国蒸汽火车头,挂车厢8节,每个载重10吨。1955年按国家统一路轨标准修复萍安铁路,沿用至今。图版1-3

   蒸汽水泵:1921年萍乡煤矿制造,在两直井下面共布设八台蒸汽水泵,1931年水淹被掩埋。20003月,安源煤矿在二水平西翼发掘一台蒸汽水泵,功率45马力,现保存在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图版1-4)。

   萍乡煤矿在井下还发掘了矿山生产、生活遗迹,主要包括煤车、道岔、铁路、下井油灯、斧头、岩尖、矿界石碑等(图版1-51-6)。

1.4矿业制品

   安源煤矿引进当时世界一流的洗煤台、炼焦炉、煤砖、耐火砖等生产设备,安源煤焦在1914年意大利罗马世界博览会上获最优等奖,耐火砖获银牌奖。安源煤砖为中国首创。现仍保存有煤焦商标。

1.5矿产地质遗迹

   安源群层型剖面:为黄汲清、徐克勤1936年调查萍乡煤田所创立,当时称“安源地区侏罗系煤系”,所指萍乡市安源镇一带的含煤地层,自下而上划分为:紫家冲主要含煤组;天子山砂岩;三家冲页岩;三丘田统上煤组,产丰富的动植物化石,总厚度约660。原始定义为萍乡地区侏罗系含煤地层,剖面保存完好,安源群已载入中国地层典,地层时代为晚三叠世。

   三湾运动遗迹:由黄汲清、徐克勤1936年创立,为三丘田统与三家冲页岩之间不整合接触,即安源煤系上、下煤组之间的不整合接触,代表了中生代晚三叠世的一次构造运动。

   地面塌陷:安源煤矿煤炭开采达110年,地下形成了大面积的采空区,导致地面大面积的塌陷,面积达16平方公里,使塌陷区内地面建筑物及各类设施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图版2-1

  泥石流:位于安源煤矿八方井,采煤形成的弃渣日渐增加,至2003年新老东绞弃渣共占用面积20.5万平方米,弃碴量共计446.09立方米。大量的弃渣堆填,构成了八方井泥石流形成的“物源区”,19967月发生泥石流,现已治理。1.6矿业活动有关的人文景观

   安源煤矿与矿业活动有关的人文景观非常丰富,主要包括历史纪念建筑、住所、矿政和商贸活动场所等。这些矿业遗迹与红色人文景观有机结合,交相辉映。 盛公祠:原为萍矿办公大楼,建于1898年,位于安源八方井炮台山上。占地946平方米,为典型德式建筑,分办公区和生活区两部分。办公区为外附拱形回廊式三层建筑,生活区为拱型窗户二层建筑。1923年为纪念安源煤矿创始人盛宣怀而始称盛公祠,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保存完好。图版2-2

   矿局总汇:位于八方井炮台岭下,始建于1906年,为二层砖木结构欧式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19229月,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俱乐部全权代表刘少奇在矿局总汇与资历本家谈判并取得胜利,因此,又称谈判大楼,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存完好。图版2-3。

   矿务学堂:1899年,经盛宣怀倡议与核准,成立了萍乡煤矿矿务学堂,最初设萍矿总局,即谈判大楼左则平房,1908年移至老后街塘湾里之张公祠内。

   张公祠:建于1906年,面积约2000平方米,为纪念安源煤矿第一任矿长张赞宸而称张公祠,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存完好。图版2-4 分享到: 腾讯 新浪 人人网 邮件 收藏夹 复制网址 更多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的资讯...
江西省地质学会 Copyright (c) 2017-2027 http://www.jxsdzx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制作与维护:江西省图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赣ICP备075015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