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 设为首页

河北兴隆地质遗迹类型成因及其价值评价

2008/12/30 10:40:59 人评论 次浏览 分类:会议与活动

 

 

河北兴隆地质遗迹类型成因及其价值评价

 

 

 

张国庆1,2;贺秋梅2 ;李一飞2;郑 2

 

(1.东华理工大学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江西 抚州 344000

2.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 100083)

 

 

要: 对地质遗迹资源进行调查评价,建立地质公园,是地质遗迹保护和地质资源开发利用的一种新方式。对河北省兴隆县的地质遗迹进行了详细调查,在地质遗迹分类的基础上,对雾灵山岩体等岩石遗迹、岩溶洞穴等地质地貌遗迹、海底黑烟囱等地质构造遗迹的特征及成因进行了分析。利用最邻近点指数法对地质遗迹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表明地质遗迹在空间上为凝聚分布。从科学研究、科学教育普及、生态环境保护、旅游及经济发展四个方面对地质遗迹的价值进行了评价。对目前地质遗迹保护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保护开发建议。

关键词: 地质遗迹;成因;价值;地质公园;雾灵山;河北兴隆

中图分类号:  F590P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兴隆县位于河北省东北部,毗邻天津、北京,区位优势明显,交通十分便利(1)。地理坐标:东经117°12′~118°15′;北纬40°11′~40°42′。总面积3123 km2。兴隆地区的区域地质调查开始较早,前人曾开展了详细、系统的基础地质工作,近几年,有不少学者对该地区地质构造、岩石、雾灵山植物群落和生态环境等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但很少对该地区的地质遗迹进行全面调查评价。本文从旅游地学的角度出发,对该地区地质遗迹进行了大量野外调研和评价分析,认为该地区地质遗迹具有典型性、稀有性、优美性等特征,建议该地区积极地申报国家地质公园,使地质遗迹资源得到更好地保护和利用,挖掘其潜在的旅游资源价值,为地方旅游业和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1 区域地质背景

 

兴隆县地处燕山山脉的东部,在大地构造上属于燕山沉降带,时代为燕山期。区内构造十分复杂,不同方向、不同性质的断裂构造十分发育,并且有多期活动特征。地层发育完全,分层清楚,是北方中上元古界划分和对比的标准地区。1.5亿年前左右的燕山运动,多次岩浆活动,火山喷发,海底上升,极大地改造了该地区的地质地貌。

 

2 主要地质遗迹类型及其成因分析

 

    根据齐岩辛等提出的地质遗迹分类体系1,结合兴隆地区地质遗迹现状,将其地质遗迹主要分为岩石类、地质地貌类、构造类、水体类四个大类,多个亚类。其中水体景观主要有龙潭瀑布、九龙潭、柳源湖、柳河、潘家口水库等。主要地质遗迹点的分布如图2所示。

 

 

2.1.1 岩石类地质遗迹及其成因

(1) 雾灵山岩体。雾灵山岩体出露面积约230 km2,平面形态为长轴呈NNE向展布的不规则椭圆状,主要由碱性正长岩组成,形成于白垩纪早期2,属裂谷-类裂谷A型花岗岩类,是燕山晚期岩浆活动及构造变形等因素的结果。

(2) 底砾岩。在青松岭饮品有限公司门口出露较好,为距今18亿年的中上元古界底砾岩,砾石成分以石英岩、脉石英为主,磨圆度、分选较好,砾石含量为60%90%。是古元古代末吕梁运动使地壳上升遭受强烈风化剥蚀并快速堆积的产物3。

(3) 岩脉。在六里坪曾有过几期由基性到中酸性的火山喷发及岩浆侵入活动,其中燕山期的活动最为强烈,并在该地区留下了种类丰富、期次明显的岩脉,岩性主要以花岗岩、闪长岩、正长岩为主,其次有多种斑岩。

2.1.2 地质地貌类地质遗迹及其成因

(1) 燕山主峰——雾灵山。雾灵山地处燕山造山带的中段,海拔2118 m,被称为“燕山第一峰”、“京东第一峰”。

雾灵山的地貌特征与其地层岩石条件紧密相关,区内抗蚀能力有较大差异的岩石是地貌形成的物质基础。同时,燕山地区的断裂构造十分发育,既有中生代及其以前的一系列大规模近EW向断裂构造,还有新生代以来规模相对较小的NNWNE-NNE向和正东向的新生断裂构造,在地貌形成过程中,断裂构造起着决定性的主导控制作用。新构造的间歇性抬升和地表流水的冲蚀等也加速了地貌的形成。

(2) 岩溶洞穴。位于兴隆县北水泉乡陶家台村境内的陶家台溶洞,溶洞主道长180 m,高差72 m,洞内景观密集,中科院地理所有关专家对其进行了调查评价,发现有世界级景观7个,国家级景观84,是典型地质、地貌事件的代表,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价值和美学观赏价值。

陶家台溶洞母岩发育在距今1410亿年的中元古界雾迷山组,为含硅质燧石结核与条带白云岩为主的碳酸盐岩系。多次地壳构造运动,使洞内节理发育,降水沿众多的节理裂隙下渗,渗流水在溶解土壤中的CO2后变成碳酸水,进入碳酸盐岩体裂隙后对方解石、白云石进行溶蚀和侵蚀,碳酸盐岩碎块、碎屑之间的空隙不断扩大,最终失去相互间的凝聚力,在重力作用下崩落,形成了形体复杂的洞穴系统。碳酸钙在沉积过程中,由于洞内特殊的小气候环境,最终形成了高大的石笋、长长垂吊的鹅管石、古怪游离的卷曲石等溶洞景观。

(3) 第四纪冰川遗迹。石海(乱石窖),分布于雾灵山半山腰、海拔约1800 m处,石海在形态上为前宽后窄,略呈扇形,前部的石块粗大。是第四纪冰川进退时,气温发生骤冷骤热变化,岩石发生裂解并在重力的作用下下滑所形成。歪桃峰,位于雾灵山峰顶,是第四纪冰川形成的角峰,同时在歪桃峰四周还分布有冰斗、冰窖及冰蚀盆地5。

(4) 仙人塔。分布于雾灵山景区的仙人塔,高48 m,宽9 m,厚5 m,由坚固的花岗岩组成,塔底坐落于海拔1300 m的河谷,应属唐县期夷平面遭受晚期河流侵蚀的产物。近东西向、近南北向和缓倾斜3组节理发育,对塔的形态和产状起到了较强的控制作用6。

(5) 花岗岩地貌景观。位于兴隆县城东南10 km处的奇石谷,面积约3.2 km2,分布有形态各异的奇石,为燕山运动时隆起的花岗岩山脉,经后期化学风化、抬升下切等作用形成的巨石,形成了雄、险、奇、秀的花岗岩地貌景观。

 

2.1.3  构造类地质遗迹及其成因

(1) 海底黑烟囱。2003年,李江海等报道了在兴隆高板河硫化物矿区发现了中元古代(14亿年前)硫化物黑烟囱,这是世界范围内首次报道的前寒武纪完整的黑烟囱构造,主要由黄铁矿、闪锌矿、碳酸盐及方铅矿等矿物组成7,形状有锥状、柱状、圆丘状、尖顶状8。

在原始海底,冷的海水沿着洋壳的断裂、裂隙向下渗透,在下渗过程中氧和矿物脱离海水,并被来自地壳深部的热源加热,淋滤出围岩玄武岩中的多种金属元素(如铁、锌、铜、铅等)和硫化物,随后海水又沿着裂隙上升喷出,与冷的正常的海水混合,由于化学成分和温度的差异,形成浓密的黑烟,最后沉淀堆积成硫化物和硫酸盐组成的硫化物丘体--黑烟囱9 分享到: 腾讯 新浪 人人网 邮件 收藏夹 复制网址 更多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的资讯...
江西省地质学会 Copyright (c) 2017-2027 http://www.jxsdzx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制作与维护:江西省图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赣ICP备075015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