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第二批全国油气资源战略选区项目启动访部油气中心负责人
记者:在矿产资源中,油气资源是最重要的资源,社会需求面极广,关系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经济安全。油气资源勘查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那么,油气资源战略选区工作在地质勘查中是一项什么样性质的工作呢?
张大伟:按照国务院领导指示精神和要求,国土资源部于2002年组织开展了全国油气资源战略选区调查与评价工作。这项工作是政府主导的公益性、基础性、先导性油气地质工作,主要任务是在我国陆地和海域油气资源调查程度低的新区、新领域、新层系,采用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通过必要的勘查手段,优选有利目标区和勘探接续区,以促进油气新发现和重大突破。全国油气资源战略选区就是这样一项为实现油气新发现、重大突破作准备的基础地质工作,是一种区域性的“战略侦察”。开展战略选区工作对于提高勘探效率、降低风险、实现我国石油资源有序接替、提高我国油气资源保障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记者:第一批油气资源战略选区项目实施以来效果如何?
张大伟:2004年4月我们组织实施了第一批15个全国油气资源战略选区调查与评价项目,共投入7.98亿元,目前已验收了9个项目。从已验收的项目看,取得了明显成效:比如在南海北部深水海域、大庆方正断陷、胜利油田临清坳陷、柴达木盆地西部实施的5口钻井获得工业油气流;优选出49个油气有利目标区和14个煤层气有利勘探区等,为进一步开展油气地质工作、寻找油气勘探接续区奠定了基础。这些成果的取得,对开拓我国海域深水和陆地新区、新层系、新领域的油气勘查起到了先导作用,对寻找新的勘探接续区起到了促进作用,对石油企业加快勘探起到了引导作用。
记者:请你介绍一些启动第二批全国油气资源战略选区项目的背景情况?
张大伟:我想介绍这么一些情况,第一,经济社会发展迫切需要提高油气资源的保障能力。2008年,我国石油产量1.9亿吨,石油消费量3.6亿吨,原油进口1.7亿吨。可以预计,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对油气资源的需求仍将持续增长,而且,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推进,油气资源消费将继续增加。据保守的预测,到2020年,我国石油消费量将超过5亿吨,天然气消费量将超过2000亿立方米,石油的对外依存度将超过60%,天然气的对外依存度将超过25%,如不提前寻找油气有利目标区和勘探接续区,届时我国油气资源将更加短缺,提高油气资源保障能力的任务将十分艰巨。所以,切实加强油气资源战略选区工作,提早一个五年到十年甚至更长时间,做好前期准备,是提高我国油气资源保障能力的根本出路。
第二,我国具备一定的油气资源潜力。新一轮全国油气资源评价结果表明,我国油气资源丰富,石油探明程度34%,天然气探明程度14%。东部尚有一半资源没有探明,老油区储量增长潜力仍有后劲,西部和海域还有3/4资源有待发现。煤层气、油页岩、油砂等非常规油气资源潜力巨大,油气资源基础丰厚。这些资源都分布在新区、新层系,或属于新类型,以往很少开展基础地质调查工作。对这些地区加强地质工作特别是加大新区、新领域、新层系、新类型油气资源调查评价的力度,我国油气资源的储量还会再上新的台阶。
第三,从我国油气勘探的实践看,开展前期的基础调查工作对促进油气发现起到很好的效果。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组织开展了大规模的油气资源调查、普查工作,直接促进了松辽、渤海湾、东海、塔里木、鄂尔多斯盆地以及渤海海域内的大型油气田的发现,促进了油气储量的稳定增长,有力支撑了经济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经济体制改革和机构改革等原因,原来政府承担的公益性油气地质基础调查工作出现了缺位。石油勘探开发完全由企业承担,企业注重经济效益,在工作程度低的新区、新领域,基础调查工作往往严重不足;还有,在多个石油企业共同勘探开发的盆地,缺乏全盆地、大区域的综合研究调查,影响了勘探效果。因此,需要政府组织开展油气公益性前期调查工作对商业性勘探开发予以促进。
记者:第二批全国油气资源战略选区项目的工作内容、目标是怎么定位的?
张大伟:运作第二批战略选区项目开始于去年。2008年7月,我们组织22位院士、专家组成专家组,对全国29个单位所提交的102个战略选区立项建议,采取专家组集体讨论、打分、推荐等方式,进行筛选、论证、合并和排序,最后选出第二批20个战略选区项目。
第二批战略选区项目涵盖广泛,项目围绕我国陆地和海域油气资源的新区、新领域、新层系来开展战略调查与选区工作。这些内容既是当前我国油气资源战略调查的重点探索领域,也是我国油气资源勘查所面临的难点,有些是久攻不克“难啃的硬骨头”,难度很大。所谓新区,第二批战略选区项目突出了青藏地区的重点盆地油气资源战略调查;新领域,第二批选区项目突出了塔里木盆地新领域油气选区工作和松辽盆地深层及外围天然气新区新领域的战略调查与选区工作等;新层系,突出我国东北和华北及西北地区的新层系,四川西部的海相层系、中下扬子地区海相中、古生界。还有一点,这次的选区项目对近年来新类型能源也给予了关注,如设置了几个煤层气、油页岩、油砂和页岩气的调查和选区项目。
我想指出的是,战略选区工作是基础地质调查的前期工作,最终的目标是提交油气有利目标区和油气勘探的接续区,从而促进我国油气资源找矿的新发现和重大突破,是保障油气资源可持续供给的基础性、前瞻性、先导性工作。
记者:怎样组织实施第二批选区项目工作?
张大伟:在实施第一批选区项目过程中,初步探索形成了“国家财政投入、政府部门主导、石油企业配套、产学研相结合、院士专家把关、成果资料共享”的油气战略调查机制,在国内实现了跨部门、跨行业、跨企业的协同与配合。
但油气资源战略选区是一项极具探索性和挑战性的地质工作,一定要尊重科学,尊重地质工作规律,开展第二批选区工作还需要不断探索完善组织管理机制,组织实施好项目,使项目达到预期目标。
第一,要以对国家高度负责的精神,狠抓工作的落实。项目承担单位要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加强领导和组织协调,做到认识到位,组织到位,责任到位。承担单位要认真挑选项目负责人,组织调配技术力量,为项目的顺利实施做好后勤保障。总之,要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确保最终拿出的成果经得起历史的检验。第二,搞好监督管理。要严格审查项目总体设计和年度工作方案;要建章立制,规范管理。目前我们正在组织力量抓紧修订和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规范、标准等,加强技术质量管理。第三,要加强项目预算和财务管理,确保国家资金安全和运行高效,保障项目顺利执行。